“人才净流入”的滨州经验:打造人才吸引“强磁场” 引得四方“活水来”

2020-11-17 11:03:11      来源:闪电新闻·海报新闻      阅读量:

 

 如何将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区位优势、产业格局等“硬条件”变成创新创业、宜居宜业、厚积薄发的“软实力”?山东省滨州市提供了很好的“样板”:招才引智、以智兴城,通过“打造一流环境吸引一流人才,用好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城市”,为“富强滨州”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近年来,滨州通过抓实“百名高端专家、千名硕博士、万名大学生进滨州”(简称“三进”工程),加速人才集聚,倾力打造人才向往的“智者智城”,已在人才数量、队伍质量、氛围营造、组织机制、平台建设等方面形成体系,并初步显现“人才净流入”的良好态势。

  以智兴城,牵住城市发展“牛鼻子”

  目前就职于滨州市疾控中心的侯沁莲和市科技局的刘永斌,是滨州市面向清华大学定向选聘的优秀毕业生。这对“90后”情侣,拥有着让人羡慕的高学历、高才华、高颜值,完全具备在一线大都市发展的条件,却选择了携手到滨州工作,成为当地自2019年启动“百名硕博士进事业单位、万名大学生进滨州”工程(简称“双进”工程)以来,万余名“新滨州人”中的一对。

  做出扎根滨州选择的并非只有大学毕业生。去年年中,40多岁的赵剑海从北京返回广西北海的途中,受邀到滨州参观,立马就被这片广袤平原吸引:政务服务周到,营商环境和谐,交通条件便利,再加上当地政府求贤若渴,正是创新创业的不二选择。不久,他就受聘担任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开始了人生的“二次创业”。

  “哪怕早一年,他们也不会来。那时指着黄河边大片荒滩湿地,说将诞生一座现代新城,滨州人也不会相信。”滨州市科技局局长孙学森这样总结,“滨州人面朝黄土,世代耕农,对待未知,相对传统。”

  改变从2019年10月开始。彼时,一个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带队的11人专家团到滨州调研,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做好“十四五”规划。经过密集走访、座谈交流,形成“以制筑基、以志立信、以质增效、以治定心、智取未来”的发展思路,让滨州看到了方向。

  此前,市委书记佘春明和全市都在思索,究竟该从哪里入手,才能牵住一座城市的“牛鼻子”:“现在看来,只有科技引领、融入大局、制度创新,才能融情融智、聚心聚力、奋楫争先。”

  抓实“三进”工程,倾力打造人才向往的“智者智城”

  一座城市的发展,需要高端人才的引领,也需要基础人才的有力支撑。目前,人才争夺已不再是新一线、二线城市的专利,众多三四线城市也纷纷发力,而且,全国的“抢人大战”已由科学家等高端人才蔓延到了应届大学毕业生。

  2019年起,滨州启动实施“百名硕博士进事业单位、万名大学生进滨州”的“双进”工程,今年进一步升级为“百名高端专家、千名硕博士、万名大学生进滨州”的“三进”工程,将引才方向和引才群体由高端人才转变为高端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两手抓,着力优化人才结构,打造吸引人才的“强磁场”。

  优惠的配套政策是人才引进的“敲门砖”。单纯拼资金、拼财力,滨州与山东省内发达地市无法相比。为突出自身特色,放大比较优势,滨州市制定出台“2020版人才新政”,对到滨州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生,每月分别发放5000元、2000元、1000元的生活补助,属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再提高50%。这个标准在山东省内都是最高的。

  专门设立“滨州人才节”,更是首创之举。2020年8月14日—16日,滨州举办首届“滨州人才节”,以“选择滨州,共创·共享·共成长”为主题,策划开展了22场活动,共83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45个项目现场签约,269人达成引进(就业)意向。作为专属的人才节日,滨州以城市最高礼遇和最大诚意向人才致敬,极大增强了人才获得感和融入感。

  2019年以来,全市引进国家特聘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省级以上高端专家180余人,引进本科以上大学生2.1万多人,其中硕博士2600多人,初步呈现“人才净流入”格局,滨州正成为各类人才向往的“智者智城”。

  留住人才“活水来”:此心安处是吾乡

  人才引进来,更得留得住。除了各种资金补助,滨州制定出台的“2020版人才新政”,全面放开对高校在校生、毕业生落户限制,所有到滨州发展的毕业生都可先落户后就业;同时,将着力点更多放在人才最为关心的住房需求上,力争让人才来了“有票子”,留下“有房子”。全市筹建10000套左右人才公寓,目前已投入使用的2800多套,专科及以上人才可申请入住,硕博士和大学本科生第一年免费。

  此外,滨州还制定《高层次人才全周期服务流程再造实施办法》,在编制保障、子女入学、家属安置、医疗保障、科研配套等11个方面明晰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例如,对硕博士配偶,体制内的对口安置,体制外的推荐就业,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可自愿择校;组织人才免费健康查体、外出休假——优越的服务生态,让到滨州工作和创业的人才切实感受到了“滨州温度”。

  “人才战略”正成为助推滨州发展的强力引擎,魏桥创业集团就是受益者之一。经过半个世纪的拼搏,这个昔日的小油棉厂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解铝和纺织集团,长期雄踞山东民营企业百强榜榜首,与全球诸多政府、企业、高校建立密切联系。

  近几年来,滨州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通过强链、延链、补链、造链,积极推动以魏桥集团为龙头的铝业、纺织业两大主导优势产业迈上了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铝业进入高端时代,纺织业进入智能时代,带动了滨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各类产业跨界融合。今年1到9月份,滨州全市“四新”经济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50.2%、55.4%、7.6%,其中“四新”经济投资增速全省第一;高端铝产品占比46%,比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其中,魏桥集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59%,利润同比增长65%。

  闪电新闻记者了解到,滨州正在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全面构建“五院十校N基地”的科创体系。比如,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投用,已确定入驻各类机构116家。魏桥国科(滨州)科技园,由魏桥集团携手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信信托共建,以“院系、研发中心、产业园”三位一体,打造“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推进示范平台,5个研究中心揭牌,10个联合实验室和17个科技项目正式启动,极紫外光刻胶等项目年内落成试产。一个“借智汇智、以智兴城”的新产学研高地正在崛起,滨州不断扩大引才“朋友圈”的脚步因此更为坚定。

  人才如活水,只有融入江河才会永不干涸。有力的政策支撑、丰富的引才活动、良好的人才生态,加上滨州对人才的渴望和良苦用心,使得更多人才对滨州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信心。从清华大学毕业后选择到滨州安家落户的侯沁莲一落地,便被滨州市委组织部接到装修一新的人才公寓,并参加了滨州团市委组织的“激扬青春·筑梦滨州”故事分享会等活动:“在了解滨州、感知滨州中开始安心生活、安心工作,让个人与城市共成长,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如今,“智者智城”已是滨州最亮丽的城市名片,也为后发地区先发振兴“涵养人才生态”,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滨州方案”。

新滨网

提供独到、客观的行业资讯、舆论预警等,打造最具有权威、全面、实用的网络平台。

新闻热线:微信公众号扫一扫即可

投稿/举报邮箱:183306242@qq.com

传递正能量、为国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