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通史》 :盛开鲁北文坛一枝花

2022-05-01 09:38:47      来源:通讯员 王大生      阅读量:


壬寅年春节刚过,在寒风飞雪中承蒙刘宝德先生厚爱,得其相赠《阳信通史》上下两卷。喜不自禁,随捧书拜读,似见先人们自洪荒远古时,从南部山区山前丘陵地带,依次跨过今孝妇河、徒骇河、钩盘河、马颊河、隔津河、漳卫新河、潮河等众河流,沿海逐步向北迁徙时艰苦跋涉的历史进程。展书细读,远古以降至中华民国时期,先人们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万年奋斗史跃然纸上,这鲜活而又久违了的历史画卷,雄辩的证明和凸显了神州大地先人们与生俱来的敢于战天斗地的伟大精神和无限的创造力,内心的震撼和对阳信文史工作者们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这使我想起了毛主席青年时期在《奋斗自勉》中写下的“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之千古绝唱。这种奋斗精神,始自远古,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之中,想必这也是对阳信或全省、甚或全国灿烂历史文化长卷最好的诠释。

对阳信历史的成功梳理总结与探索

早在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这明确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时代命题,也给予了《阳信通史》著述团队以极大的精神鼓舞,他们在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席李象润指导帮助下,借《滨州通史》出版的东风,自2018年8月始,殚精竭力,苦战三年余,于2022年1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实是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庆典奉献的一份厚礼!

阳信,因秦汉大将韩信自燕伐齐屯兵笃马河之阳而得名,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在夏、商时为蒲姑国领地,是东夷人--蒲姑氏族聚居的地方,周时为齐国地,秦时属厌次县,文化历史底蕴十分深厚。《阳信通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是今阳信县域从最早文明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通史巨著鸿篇。全书共分六章,计60余万字。依次按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采取通纪、典志、列传相结合的记述方式,首次全面系统的对阳信县域的历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研究,以创新思维搭建起了阳信县域历史的脉络框架,较为详尽的记述了县域社会形态的次第变化及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典章制度和重要历史人物等诸方面,并采用纵横交错、互为补充、尊古而不泥古的研究方法,以求让读者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和认识其历史演变与发展过程,是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的成功实践。


拜读《阳信通史》,可以窥见或了解先人们自远古以来的历史进程中,从跋山涉水的沿海迁徙、狩猎农耕、捕鱼煮盐及历经岁月沧桑在这古河济入海区域所创建的神话般璀璨的人类历史文明。如在针灸医学中最常用的治病工具是“针”。《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曰:“东方之城,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砭石”是距今万年左右之前的最原始的针刺治病工具,后来才有了骨针、竹针及金属针具,直至现在的不锈钢针。今阳信、无棣、沾化等沿海县域当属《内经》所指的“东方”范围,据此推论这里也可能就是原始的针刺工具--砭石的起源地之一。又若阳信城东水落坡镇棒槌刘(村)遗址出土的“骨针”,证明了针刺工具在这里由“砭石”到“骨针”的历史演变进程。又,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可以蒸煮食物、储存粮食和种子或熬制中药等等,是生活必须品。阳信先人们从学会和运用制陶术开始,逐步实现了向以农业为基础的漫长过渡与转变。在阳信出土的大量陶器及在阳信东部李家屋子发现的古陶窑群,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证明这里在古代历史上曾经是人员凑集、渔业兴旺、农业繁荣之盛开古文明灿烂之花的所在。拜读《阳信通史》,从中可以洞悉古老的东夷文化与齐鲁文化的逐步融合所产生的久远影响及所带来的文化繁荣。《阳信通史》详实、严谨而生动地记述了从洪荒远古始,先人们在创造历史文明过程中那些惊天地泣鬼神感人至深的故事,历史沿革、典章制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事件、工业兴起、农耕发展、宗教信仰、婚姻家庭、人物传记等等无不涉猎,委实是阳信县历史文明发展轨迹之大成,是飘溢着千古文明所特有芳香气味的历史文化大餐。是书受《滨州通史》“入古深、取法广、面貌新”之学术特色影响,创新思维,立足阳信看阳信、走出阳信看阳信,挖掘乡村文化脉络,重视乡村文化基因传承,是阳信历史上最系统、最全面、最具特色的史书大成。


《阳信通史》编委在考察调研中


拜读《阳信通史》,可以洞悉先秦时期:河齐并流,大禹率领阳信先民治水疏导九河留下的足迹,小韩遗址的挖掘把阳信人文历史上推距今7000年。夏商周时期,周公东征,太公封齐,阳信纳入齐的版图,东夷文化从此融入齐文化之中,东夷氏族先民为齐文化的发展与最终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春秋战国时期的千乘古城遗址曾是华夏最为古老的城邑之地,留下了齐桓公、齐景公等名声显赫王公诸侯的故事;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秦灭六国定天下,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始皇东巡至此,在阳信留下的地名、古迹成为千古传说。西汉时的汉武帝时承秦制,而且不断完善与发展。东汉时宦官专权,租税繁重,社会矛盾突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阳信是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的争夺地带,虽社会动荡、战乱频仍,但仍不失是春秋战国之后又一个多元化的文化大发展大融合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尽管有安史之乱,或河朔等地藩镇对鱼盐之利相互争夺,人口减少,经济锐减。但阳信还是因既有水利、农业、鱼盐与商业和交通之利,又有文化教育上的发展与佛教盛行,故依然不失是一方重镇。但此时期由于社会矛盾尖锐,也曾是历史上隋末农民起义烽火的发源地和晚唐乱世英雄纷起的重要战场。这里曾发生染及全国的隋末农民大起义,留下了豆子䴚豪杰并举、格谦自号燕王、高开道建立高燕政权及唐朝时期吏民抵制齐王李祐叛乱和杨光远叛乱等历史事件的故事;宋金元时期:阳信是宋、辽、金、蒙、元等政权对峙的主要区域,同时又是各民族交汇之地,因地理位置和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故虽有战乱影响,阳信先人们还是依据广袤的土地资源、沿海资源与纺织业的大发展等,总体上出现了百业兴旺的繁荣景象;明清时期:由于战争、饥荒与自然灾害,一度出现人口锐减。明王朝及之后实行的大移民政策,使境内人口迅速增加,农工商业在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清朝中后期,社会基本稳定,然咸丰十年至同治六年捻军多次入境,攻城掠镇,社会动荡。清季实行新政,县域也有少数官员响应,辛亥革命虽然革命不彻底、不成功,但阳信燃起了星星之火。1911年,清王朝宣告破灭,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民国时期:初起社会矛盾激化凸显,军阀混战,匪盗盛行,社会动荡,民不聊生。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36年阳信有了中共党组织活动。1931年始梁漱溟倡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波及阳信,促成了阳信四所乡农学校的诞生,当地早期的共产党人借势而为,使学校成为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壮大党组织队伍的阵地。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踏入阳信大地,阳信人民奋起反抗,于1937年11月11日在流坡坞打响了“中共鲁北抗战第一枪”,拉开了山东人民民族解放斗争的序幕。解放战争时期,阳信县是稳固的战略大后方,华东局、华东野战军及医院、军校等进驻阳信,阳信人民倾尽所有支援全中国的解放事业。解放战争后期,阳信县于1949年2月和9月在打到江南去、解放全中国的精神鼓舞下,先后组织两批计173名优秀干部,随人民解放军南下,分别到浙江、上海、四川等新解放区参加接收和管理工作,还有数千名子弟兵北上新疆,阳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历史性的贡献,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动人故事惊天地泣鬼神,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必将传之久远。


李象润向著名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汇报《滨州通史》和《阳信通史》稿子

群芳竟秀《阳信通史》盛开鲁北史苑一枝花

通史是贯通古今的史书,目的在于使后人能和先人对话,聆听先人智者教诲,以激发爱国情怀,有助于凝聚民族力量,实现民族复兴。然贯通古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铺排容易,很难使读者饶有兴趣的如饥似渴的捧读首尾而终,故地方尤其是县域通史更是鲜见。《阳信通史》著述团队找到了方向,走出了路子,做出了榜样。其溯及远古,以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和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文字记述,展现了阳信历史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是阳信县域历史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是著述团队数年心血浇灌出的县域文史灿烂之花。世人常说,史家著述,通史为难。难就难在很难做好“通”字的大文章,以指引人们从历史走向未来。为此,由清季章太炎先生《中国通史例略》始,梁启超、夏曾佑等数位中华民国时期的文学大咖都进行了不断探索和研究,自此以降至今一个多世纪从未间断,然地方尤其是县域通史十不足一二,有的地方几乎是空白。《阳信通史》著述团队同仁就是新世纪活跃在祖国大地基层最为杰出的史学代表。他们同是地地道道的阳信人,因共同的家乡情怀和对文史工作炽热的爱凝聚在了一起,在滨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席、《滨州通史》主编李象润的鼓舞带动下,殚精竭力,排除万难,担当起了著述梨乡通史的重担。

刘宝德先生,年近古稀,是地地道道的名副其实的阳信文化人,他留给我最深刻的记忆是他的家乡情怀,尤其是自幼对家乡及家乡历史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始终对家乡历史故事、名人传说、轶闻趣事、古代遗址等等始终所充满着的神秘好奇和不断探索的冲动,实在让人敬佩。他工作时间大部在文化单位,是滨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学术骨干和老黄牛,李象润同志曾多次提起并给予高度赞扬。他先后参加《滨州区域文化通览·阳信卷》(任学术主编)、《滨州通史》(任编委和宋金元卷主要作者)的编纂工作,一干就是十余年,同时还利用夕阳余晖遍访阳信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革命、老战士,从此更加充实和丰富了他对阳信历史,尤其是近代史和红色文化历史的认知,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年轻时就萌生的要对家乡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和探索研究的信念和力量。《滨州通史》出版后,先生在李象润主席鼓舞带动下挺身而出,担纲组织编写《阳信通史》工作。初时无经费、无人员、无场地,是李延河、高智国、李观伟、陈德泽、冀新芳等志同道合的同志,以共同的志向和饱满的热情给予了极大的信任和支持。大家凝心聚力,不计得失,甘于奉献,勇于担当,达成了努力构建阳信地方历史文化知识新谱系的共识。为此,撇开家庭琐事的纷扰,有的甚至承受着同志甚或领导的误解,牺牲业余时间,一心扑在通史编纂工作上。初始他们是利用夕阳余热和工作之余,悄无声息“偷偷摸摸”的干起来的。此时的他们,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古迹遗址考察调研、民间走访的足迹遍及阳信大地,省市县图书馆、档案馆甚至是民间氏族家谱都详尽查阅、严谨分析,一干就是三年。《阳信通史》的编纂工作引起了中共阳信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2021年度将编纂工作列入政府为民实事之一,出版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支持,同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即将出版之际,时任中共阳信县委书记栾兴刚,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荩一联名作序,为其增色添彩。


李象润和《阳信通史》主编李延河先生


《阳信通史》学古而不泥古,在运用现代视角认识历史的同时力求还原历史原貌,同时也十分注意努力发现和挖掘新的历史史料和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比较全面记述了阳信自史前文明以来的先人历史足迹。《阳信通史》的出版发行,是整个鲁北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历史上的首部县域通史,不但填补了阳信县没有通史的文化空白,也对县域通史的编修提出了新的思考。他们的成功实践,总结出了经验,带了个好头,竖起了标杆,为县域基层提供了史苑写作新范例,其示范和带头作用不可小觑。据悉,刘宝德先生和他的同仁们勠力同心,在完成《阳信通史》出版工作之后,正在紧锣密鼓的组织《阳信地名志》的编撰与出版工作,先生虽几近古稀之年,然却唱响了夕阳无限好、余辉更璀璨的人生赞歌,可敬!相信鲁北大地上在盛开《阳信通史》一枝花的基础上,一定会群芳竟秀,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开出更加耀眼夺目的文坛之花。

新滨网

提供独到、客观的行业资讯、舆论预警等,打造最具有权威、全面、实用的网络平台。

新闻热线:微信公众号扫一扫即可

投稿/举报邮箱:183306242@qq.com

传递正能量、为国为民服务!